主题 |
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|
来源 | |
发布时间 | 2013-06-09 09:20 |
内容 |
书法教育家、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中石 [核心观点]每一个教师先要立德,教育学生更要立德,将来学生毕业成为教师,也要去立德,也要教育他们的学生。如果在树人上有不足,教师应先反思自己。立德树人,既是要树立自己,又是要树立自己的学生。
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,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。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树人。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我时常惴惴不安地反问自己,树得怎样?对得起学生吗?我力求做好。 立德,德是什么?从文字上看,双立人旁边应当是一个正直的“直”,直立的“直”,下边是一个平地,在平地上立起了眼睛,正直向上。直上面是一个“十”,下面是一个“目”,最后底下有一横,是正直向上的意思。一个人总要正直向上,无论思想或行动上都必须这样。所以,直心为德,上面一个正直的“直”,下面一个“心”。因为写起来不好看,所以就把“目”横过来了,“十”下面一个“四”,再加一横,横下面加个“心”;行动上也要这样,所以旁边再加了一个双立人(“ㄔ”),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汉字。 应当说,汉字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,既是科学的结晶,也是艺术的结晶。 什么是正直为人?正直是向上的意思,对两旁都不能有所影响,这是德的真正含义。引申来看,一个人要有德,每一个人都应当有德。因此,我们既要思考自己的“德”,又要考虑这个“德”如何影响到旁人身上。自己要有“德”,让别人也有“德”,得允许他人“德”的发展,还要帮助他人发展“德”,这就是“德”的含义。 另外,“德”还包含能力、作用的意思,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种禀性,或者说各种事物的禀性都可以说是它的“德”。天有天德,地有地德,人有人德,物有物德。比如,水有水之德。它永远向下流,尽可能保持公平,这是它的德。所以每个事物都要有德。我们要培养学生,就是要树立他自己的德,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,使他成为一个对国家有意义的人。这是我们做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。要用“德”来培养学生,这个“德”不光是思想里的,还包括行动、能力上的,所以“德”中也应当包含“才”。 什么叫德化?德化就是把一切都变成德,就是化德,也叫德化。因此,理解好“德”,对自己、他人都有意义。尤其对于师范院校,每一个教师先要立德,教育学生更要立德,将来学生毕业成为教师,也要去立德,也要教育他们的学生。所以,我觉得立德树人这句话,党的十八大报告说得清楚极了,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。如果在树人上有不足,教师应先反思自己。立德树人,既是要树立自己,又是要树立自己的学生。 |

Copyright © 中国教师教育培训网 版权所有
电话:0755-83238723 备案号:粤ICP备2022014387号
电话:0755-83238723 备案号:粤ICP备2022014387号